儒鴻虛擬展示空間結合3D數位服裝技術

中華電信與儒鴻企業並肩前行引領5G專網環境與新創打造數位雙生輔助紡織設計應用 中華電信與工研院於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的協助下,致力於推動政府鼓勵企業參與新創、產業創新與轉型政策。   於儒鴻企業舉辦的「共創5G數位雙生輔助紡織設計應用成果會」,不僅印證中華電信協助新創團隊將其應用導入5G實證場域的具體實踐,加速新創應用孵化,也為國內5G聯網創新應用帶來無限的可能性。 5G實證場域成果亮相,共創助力新創團隊實現創新應用   中華電信運用5G聯網企業應用解決方案打造虛擬試衣間,為大型傳統產業規劃5G紡織共創情境,於儒鴻企業VVIP Show Room空間佈署5G專網訊號服務,提供新創企業「立政科技」複刻儒鴻服飾展演空間,共創紡織虛擬展間;以數位雙生技術輔助設計與行銷,實現儒鴻企業為VVIP客戶提供身臨其境的穿搭體驗。 聯合紡織龍頭儒鴻企業5G紡織,共創紡織虛擬展間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何晉滄出席成果發表會時談到,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的改制就是要加大力道來推動臺灣新創成長茁壯,讓新創能對接企業場域及落地實證,創造出互利雙贏局面。此次鏈結中華電信、立政科技及工研院三方資源,並以儒鴻企業VVIP Showroom為共創驗證場域,共同開發5G數位雙生輔助紡織設計應用,一同為臺灣新創發展共同努力。   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副總經理陳明崇指出,中華電信樂於成為新創團隊應用研發與商業模式發展的專業顧問。企業客戶分公司具備豐富的技術與商業經驗,可協助新創提供業主最佳的5G應用解決方案。透過5G共同驗證其服務創新性及穩定性,讓5G數位雙生應用服務在企業領域落地實證。 儒鴻企業為本次合作的示範場館,董事長洪鎮海提及,儒鴻企業致力於不斷研發與創新,以滿足客戶在運動、休閒、時尚、瑜珈、以及健康產業方面最嚴苛的開發要求。透過與中華電信和立政科技的合作,借助5G數位雙生輔助設計,讓整體研發過程能更有成效與能即時滿足與確保達成客戶需求。   儒鴻企業成衣事業部總經理陳坤鎕補充到,透過虛實整合應用可以創造符合產品需求的情境來展示3D產品。比如高爾夫服飾、瑜珈服可在其對應的運動環境呈現;在國際市場中,可開放從遠端連結進入本公司的產品展示中心,用3D呈現方式介紹產品,突破空間及時間的限制,做異地實境真實呈現,將5G物聯網技術結合紡織成衣3D動畫。   新創公司立政科技設計總監黃柏瑞表示,感謝中華電信建置5G場域進行驗證,成功地驗證3D串流技術,也讓虛擬展間互動更為即時、逼真,且降低終端應用的硬體門檻。使3D虛實整合應用在紡織業能夠進行產業降本增效,為台灣紡織業帶來新價值。 中華電信持續拓展5G應用服務,重新定義紡織傳統產業   中華電信秉持一貫的創新精神,與各界合作拓展垂直應用領域。本次攜手儒鴻企業「共創5G數位雙生輔助紡織設計應用案」為5G數位雙生輔助製造業設計帶來革命性創新。透過創新科技讓儒鴻企業更方便地進行布料、紡織設計溝通,帶來更多品牌商之合作機會與指名度。 Source WinNews

儒鴻企業創辦人的話

In early 2022, the direct impact of COVID-19 gradually receded as vaccines became widely available. However, the derivative impact from the pandemic continues, along with uncertainties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wars. Therefore, we must be prudent in our response. Thanks to the… Continue reading →

儒鴻獲教育部體育署頒授 112 年運動企業認證

籃球國手加入儒鴻企業,攜手共創職工「動」機 曾出戰亞青、瓊斯盃的籃球國手陳亭羽,轉換跑道進入專精於彈性針織布料及專業機能性服飾的儒鴻企業擔任運動指導員,熱愛運動的她,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新平衡,獲得不同於以往球場競賽中的成就感。 跨足業界發揮運動長才,開拓不一樣的人生視野 「除了從小到大熱愛的籃球運動,也想擁有不同的人生體驗和視野。」陳亭羽決定投入職場探索自我,而她豐厚的運動經歷,立刻被重視職工運動的儒鴻企業所看中,並聘請她成為公司的運動指導員,負責公司的健身房管理、運動課程規劃與指導,及協助文書處理等工作。 進入公司令陳亭羽感到驚訝的是,辦公大樓內竟規劃了近700坪的寬敞健身活動區域,完善齊全的健身設備,一點都不輸專業健身房。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女性員工占了多數,公司還特別設置專給體態嬌小員工所使用的運動器材,由此可見儒鴻企業對職工運動的重視和用心。 能夠在不同領域繼續展現運動長才,同時又可以學習職場上的新技能,陳亭羽笑說,即使每一天都要面對新的任務與挑戰,但幸好運動員的人格特質和嚴格訓練,讓她擁有開放、不輕易服輸的心態,勇於克服和解決各種困難,所以能適應良好,也能快速融入公司這個大團體。 對此,儒鴻企業董事長王樹文也深感認同,公司經常會不定期地舉辦演講,邀請運動名人或選手分享他們積極正向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王副董事長提到:「運動選手們的健美體態、精神理念,甚至是言談舉止所散發的自信神采和魅力,對公司產生很大的影響。每次運動講座結束後,就會發現健身房的人數又增加不少,且培養運動習慣和定期的體能訓練,也可以強化員工的積極自主能力。」而這也正是儒鴻企業參與教育部體育署「推動企業聘用運動指導員」計畫的一大目的。 員工愛運動,企業形象大加分 儒鴻企業身為專業機能性服飾品牌商,本來就與運動有著很緊密的關係,因此能激發員工對運動的喜好和熱情,不但會使工作環境更有活力,也會為公司形象大大加分。「三分鐘熱度是人之常情。」王董事長指出推動職工運動的最大挑戰,就是要讓大家能對運動的熱忱長久維持。公司鼓勵成立各式的運動社團,就是為了吸引有同樣運動愛好的人,一起進行訓練。儒鴻企業從最早創立的壘球社、高爾夫球社、瑜珈社、登山社、自行車社等,到現在已多達十幾個運動社團,也因此培養了不少運動同好。 「感謝公司給我自由度極大的發揮空間,同事們也非常尊重、信賴我的專業。」陳亭羽剛進公司不久,就觀察到不少同事因久坐辦公室而有腰痠背痛的問題,為了鼓勵大家透過運動來改善身體的不適,她特別規劃30分鐘的肌力放鬆課程,由於時間不長、且容易上手,報名參加的人數特別地踴躍,還有不少無法參加的同事,紛紛詢問是否能加開課程。而平常也有很多同事會主動向陳亭羽請教各種運動健身相關的疑難雜症,透過自己的專業能夠幫助同事們改善健康和體態困擾,讓陳亭羽感到很有成就感。 以往身為籃球員時,陳亭羽必須長時間專注投入訓練,為求在競賽中的表現有所突破,但現在則是將注意力放在整個公司團隊,希望透過創新有趣的活動設計,讓更多人可以體驗到對於身心的益處和運動的樂趣,她也因公司裡多元的運動社團,而有機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運動種類,讓她對運動產生更繽紛的火花,所獲得的成就感也越非凡。 SourceBusiness Today

儒鴻獲經濟部頒發2022年金貿獎

經濟部表彰傑出貿易企業,今(5)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舉行2022年金貿獎頒獎典禮,頒發「最佳貿易貢獻」、「新興市場拓銷」及「中小企業拓銷貢獻」等獎項,共計17家傑出企業獲獎。 經濟部王美花部長於典禮致詞時表示,臺灣去年出口金額達到4,464億美元,比前一年增加29.4%,進出口貿易總值達8,400億美元,是全球第16名,這都要感謝所有業者的付出與努力。 部長說今天得獎有非常多的企業,包括今年金貿獎新增「中小企業拓銷貢獻獎」,得獎的是半導體相關的奇普仕公司;另外也包括經濟部常常談到減碳、節能的企業,如台塑集團、友達,以及紡織產業的儒鴻,這一些業者都以大帶小去領頭,來帶動整體供應鏈的節能減碳,這是對地球的責任,也是對臺灣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經濟部會持續跟大家一起來努力推動節能減碳,最後也再一次祝福所有得獎的所有廠商。 2022年金貿獎得獎名單如下 最佳貿易貢獻獎:海原晟(農業)、台塑石化(礦產)、南亞塑膠(化學)、新光合纖(塑橡膠)、儒鴻企業(紡織)、燁輝企業(金屬)、銀泰科技(機械)、台表科(資通訊)、聯發科(電機電子)、光陽工業(運輸)、友達光電(光學及精密儀器)、期美科技(其他)等12家公司。 新興市場拓銷貢獻獎:臺灣化纖(非洲)、智邦科技(中南美洲)、臺灣塑膠工業(中東)、福雷電子(新南向)等4家公司。 中小企業拓銷貢獻獎:奇普仕公司。 面對後疫情時代競爭環境、全球通膨及國際政經局勢變化影響,貿易局持續採取「分散市場、多元產業、數位行銷」策略,將買主拉進來、帶領業者走出去,以擴大出口市場,並加強海外參展團、拓銷團等多項海內外拓銷活動,使「月月有活動」,「時時有商機」,全方位協助我國業者出口搶訂單。 Source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儒鴻新大樓搬遷公告

To all our valuable customers & business partners, Please be informed that effective from 19th September 2022 (Monday), our office will be moved to the following address. Our phone number will remain unchanged. Our new correspondence address: Eclat HeadquartersNo. 738, Zhongyang… Continue reading →

儒鴻上榜 2021 年愛迪生獎

素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美譽的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公布今年度獲獎名單,臺灣創新成果大放異彩!在全球400多項技術/產品參與角逐下,共2個研究機構加2家廠商奪得1金1銀3銅、獲奬數居全球第2,其中有4項技術都來自於經濟部科技專案成果。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工研院獲得金牌獎的「AI立體式智慧倉儲系統」在創新服務的AI 應用類,從眾多國際大公司中脫穎而出很不容易,不像美國有廣大腹地可以發展如國際電商平台的平面式倉儲,因應華人城市化地狹人稠發展立體空間倉儲,最高可以到14層貨架,再搭配穿梭式自動倉儲,立刻增加2倍以上的儲運空間,目前已與Yahoo奇摩、新竹物流與漢錸科技合作,並導入Yahoo奇摩在臺灣首座的AI立體自動化物流中心,是目前臺灣業界擁有最高儲量穿梭式自動倉儲的物流中心。 愛迪生獎,是紀念發明家愛迪生追求創意與卓越精神而設置,得獎單位大多是大公司、大企業,是國際上極具指標性的創新獎項,今年同獲金牌獎的還有康寧(Corning)、默克(Merck)、亞培(Abbott)、GoPro、美敦力(Medtronic)等國際大廠。 臺灣的科技研發實力獲國際肯定,技術研發也鎖定全球科技趨勢。邱求慧表示,臺灣中小企業有很多獨特技術,擁有良好的潛力與競爭力,不一要龐大的研發規模或組織即能展現創新實力,這次2021年愛迪生獎就是體現這個精神,此外,臺灣硬體競爭力名揚全球,這次有兩項獲獎技術以應用在AI人工智慧的軟體有關,顯示臺灣具備以軟體加值硬體、用軟硬整合創造更高附加價值的實力,非常難能可貴。同時,工研院銀牌獎「微生物染料開發與纖維應用」,以常用的安全微生物進行改造,利用醱酵與分離純化製程,生產數種可供棉與尼龍用的天然染料,過去臺灣沒有生產化學染劑,未來隨著環保意識興起,染整的綠色製程深具潛力,不僅比化學染料更環保,色彩飽和度及水洗後顏色牢固程度也都更好,目前已與紡織大廠儒鴻及特用化學品領導品牌福盈科技進行先期驗證合作。金屬中心獲銅牌獎技術「連續式微型元件熱處理系統設備」為全球首創,生產出來的小齒輪硬度足夠,精度也非常準確,已應用在特斯拉的電動門把中,並獲BOSCH大廠供應鏈的認證,現與祥儀、興光工業等公司進行合作。另外,這次獲得銅牌獎的商之器公司之「行動醫療影像伺服器」是由資策會科專技術技轉,透過AI人工智慧大幅加速乳癌篩檢流程,檢驗報告從可能需要2週以上的時間,可望縮短至7-10天內,創新研發助商之器一躍國際。 臺灣廠商輝能科技以自主研發的「ASM主動安全技術」榮獲銅獎,這也是其二度榮獲愛迪生獎。邱求慧指出,電池是發展科技重要的核心技術,高容量、高安全的固態電池絕對是下一個國際重點發展趨勢,臺灣產業技術研發實力不容小覷。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愛迪生獎最重要的精神,是專注於創新研發成果落實在產品創新及服務上,這次獲獎彰顯本院推動的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的方向符合國際潮流,並以市場為導向的推動方向,而研發團隊的敏捷戰略得到肯定。為掌握疫後時代的宅經濟發威,本次榮獲金牌獎的「AI立體式智慧倉儲系統」,運用AI人工智慧發展需求預測與倉儲決策技術,將倉儲設計垂直發展,最高可達14層貨架,搭配穿梭式自動倉儲,立刻增加2倍以上的倉儲空間,達到「以物就人」運作,出倉時間更是減少6成,在促銷高峰期提升10倍貨量,已成功應用在AI立體自動化物流中心,讓該系統更快落實到產業,為消費者與產業創造雙贏的商機與先機。榮獲銀牌獎的「微生物染料開發與纖維應用」,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養份,以微生物菌株進行改造,對人體健康無虞,更提高染料生產效率,以製程無毒、低廢水,已與國內紡織大廠先期驗證合作,面對全球淨零碳排新趨勢,深化綠色製程,符合環保永續潮流,協助產業打進國際綠色供應鏈。 獲得銅牌獎的「連續式微型元件熱處理系統設備」,金屬中心執行長林秋豐表示,隨著3C產品越來越輕薄短小,相關零組件也講求高精度與微型化,針對高複雜結構或直徑2mm以下的零組件,團隊整合自動進料、即時監測與即時調控主加熱爐、創新油槽與收料裝置、智慧化服務等功能,可降低人為經驗的依賴與摸索,以提升零組件的品質,整體收料率達到100%,良率達99%,更大幅降低交期時程與成本,現已導入特斯拉、BOSCH等國際大廠之供應鏈,並與祥儀、興光工業等公司進行合作,未來還可應用在醫療機械、機械手臂、電動汽機車、光電半導體、航太等,為國內產業提升製造競爭力。 Source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儒鴻新企業總部

根留台灣,紡織股王儒鴻(1476)全球營運總部,上周六(16日)舉行上樑典禮,儒鴻指出,新總部預計2022年第三季搬遷;未來大樓落成,集團員工可集中辦公,有利整體營運效益的提升。新的營運總部落成後,儒鴻指出,主要的營運、業務、接單等集團主要的營運重心將集中在此。 儒鴻副總羅仁傑指出,儒鴻目前全球員工將近2萬人,其中國內就有約2,000人,目前在五股總部有兩棟大樓,分別為8層樓和5層樓,但空間還是不夠,因此也租了其他4個地點;但員工不能集中,對相互溝通協調總有不便。新總部落成後,總樓地面積廣達1.5萬坪,可讓儒鴻所有台灣員工聚集在一起辦公,可發揮最大營運效益。至於原先位於五股的二棟大樓,儒鴻指出,將做為集團研發中心、創新基地。 2020年的第四季,在遞延訂單恢復出貨、平均單價提升、客戶銷售大幅成長下,儒鴻第四季營收已創同期新高;由於客戶下單動能持續增強,手中訂單能見度已看到第二季,因此,儒鴻指出,對於2021年的營運,是樂觀正向看待的,預期今年的營收獲利將可延續去年下半年的成長動能,可呈逐季成長。 資料來源

儒鴻營收創造新高

BRIGHT PROSPECTS: Sales to its top four clients — Nike, Lululemon, Target and Under Armour — are expected to account for 40% of sales this year, up from 30% last year By Chen Cheng-hui / Staff reporter / TAIPEI TIMES Garment… Continue reading →

儒鴻數位轉型

正當紡織業受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紡織大廠儒鴻卻以極為驚人的速度重返「正成長」軌道,甚至在供應鏈紛紛遭受重創期間,反而深受品牌客戶高度信賴。正當各行各業受疫情刺激下而加速數位轉型,以因應後疫情時代的新挑戰,儒鴻早已做好提前布局,只待開花結果。 創立自1977年的儒鴻,以生產機能性布料為主,主攻中高端運動休閒成衣市場。全球許多相當知名的運動品牌,包括Adidas、Nike、Under Armour、Lululemon等都是客戶。除此之外,國際運動賽事如世足、奧運等選手身著的運動服,70%皆來自台灣生產,儒鴻也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因此在全球運動服飾供應鏈中,儒鴻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的核心。 站在全球紡織供應鏈的頂端,儒鴻早早就嗅到紡織產業正迎來新的趨勢變化。近年全球製造業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區域生產、分散風險,而分散供應鏈的做法,不只發生在電子業,紡織業也正面臨相同的考驗。 儒鴻執行副總王樹文指出,未來東南亞仍是成衣業者倚重的生產基地,但近年當地的人工生產成本也在持續上漲,這是一個警訊,紡織業者必須未雨綢繆。而就連品牌客戶,也驅使供應鏈加速轉型,王樹文因此指出,未來紡織業將會面臨兩大課題,一是藉智慧製造,將勞力密集的傳統工廠轉型成智慧工廠,二則是改變過去集中產能的做法,多點設廠,未來也更加考驗業者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提早布局 為數位轉型打下堅實基礎 在種種挑戰下,紡織業走向轉型,已是勢在必行。而面對這波轉型浪潮,儒鴻早早起步,在過去幾年已利用許多創新技術提早布局。雖然是傳統產業,但儒鴻面對科技創新的態度一點也不「傳統」,如今早已從傳統紡織業,成功轉型為科技紡織業。 王樹文說,數位轉型是儒鴻自創立以來就持續不間斷的發展過程,例如早期靠老師傅憑經驗調配色料,儒鴻很早就意識到要將調色過程數據化,後又以資訊化為目標,包括導入ERP系統,更進一步建立數位平台串聯各單位資料,也因為儒鴻相當重視資訊與數位化管理,也為日後數位轉型打下堅實的基礎。 導入AI與自動化 逐步完善作業與生產流程智慧化 而現在儒鴻更藉由大數據、物聯網、AI等創新技術的加值,逐步完善營運管理與生產流程智慧化。舉例來說,紡織業有很多作業流程都是人工作業,為了提高作業效率與人為疏失,儒鴻在資策會的協助下建立訂單匯入自動化系統,由電腦自動判讀訂單,並拋轉至各個系統,如此一來,訂單處理人員不必一筆一筆手動輸入,只要確認系統拋轉後的資訊是否正確,透過自動化大幅縮短作業時程,原本一張訂單的處理時間為48小時,如今只要2小時就可以處理完成。 除了作業流程自動化,對於製造業而言,生產流程的優化更是重中之重。王樹文舉例,在紡織染整過程中,還有個很大的挑戰是「一次對色」。從打樣到量產,或是在批次生產之間,往往會因設備、水質或染劑等的變化,在顏色的準確度上產生誤差,使得老師傅必須視色差狀況重染,如此一來,便會增加成本與工時。 但如果能提高一次對色的成功率,不僅能夠提升生產效率,成本也會有所降低,還能夠因此減少物料與資源浪費。為了讓染色一次就對色,儒鴻也攜手工研院利用AI來找出各製程中影響對色的關鍵因子,包括透過對設備參數、溫度、時間等大數據分析來提高對色率。 智慧製造不一定要高大尚「務實」是推動數位轉型的成功關鍵 除了上述訂單自動化與AI對色,目前儒鴻內部還有多個專案正逐步落實,從現有產線上可改善的問題著手。包括紡織業其中一關鍵技術「排馬克」,是利用2D的平面版型排出3D衣服所需的布料,排得越好,就越省布,而為使布料的使用率達到最佳化,且能夠符合裁版師傅的作業習慣,儒鴻也進一步透過AI排馬克來找出布料利用率最高的剪裁排法。 另外,像過去在檢驗布料瑕疵的作業中,都是透過老師傅目視檢查,再手動標記,但人工作業會因疲乏而降低效率與質量,現在儒鴻也透過導入機器學習自動辨識與標記瑕疵,不僅優化效率與提高準確率,產線上的作業員也因此大幅減少。 除此之外,「文化」同時也是推動數位轉型最重要的養分。儒鴻自創立以來相當重視數位轉型,也因此在內部人才的投資與培育上不遺餘力,除了倚重外部合作夥伴協助專案推動外,儒鴻也會定期指派高層主管與技術人員前往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受訓,藉此累積自身數位轉型能量,而未來更可進一步透過AI專責小組的成立,達到智慧製造專案自主開發能力,讓儒鴻在面對新世代挑戰下,持續透過提高競爭力,站穩全球紡織業頂端。 Source Global Views Monthly website

儒鴻邁向智慧生產之路

短鏈革命、分散風險,未來將不只發生在電子業,紡織業也正面臨相同的考驗。準備迎接新時局的挑戰,台灣紡織龍頭儒鴻也分享了從過去到現在,一路在智慧製造的布局與成果,從數位化、自動化再到智慧化,儒鴻如何透過AI讓智慧工廠更加「人性化」? 創立於1977年的儒鴻,以生產機能性布料為主,主攻中高階運動休閒成衣市場,同時也是全球許多相當知名運動品牌,包括Adidas、Nike、Under Armour、Lululemon等的供應商。而站在全球紡織供應鏈的頂端,儒鴻早早就嗅到紡織產業將面臨新的趨勢變化。 儒鴻執行副總王樹文指出,未來10年越南仍是成衣業者倚重的生產基地,但近年當地的人工生產成本持續上漲,這是一個警訊,紡織業者必須未雨綢繆。而就連品牌客戶,也受到貿易戰警示,加速驅動供應鏈跟著分散布局。 王樹文因此指出,未來紡織業將會面臨兩大課題,一是必須加速轉型,藉智慧製造將勞力密集的傳統工廠轉型成智慧工廠,二則是一改過去集中產能,多點布局,此也更加考驗未來紡織業者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數位化是必經之路 面對轉型勢在必行,儒鴻又是怎麼做呢?事實上,儒鴻早期就在企業內部推動數位化,而長時間的埋線,也為日後發展智慧製造打下相當重要的基礎。例如早期調色都是靠老師傅憑經驗抓取多少比例的色料,所有的配方都是記在腦子裡,但儒鴻很早就意識到要將調色過程,透過編碼、紀錄染料使用量等將之數據化,建立資料庫永久保存。後儒鴻又以資訊化為目標,導入ERP系統,更進一步建立數位平台,將包括台灣、越南等各地廠區的資料互相串聯。 現在儒鴻更藉由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AI)等創新技術的加值,逐步完善營運管理與生產流程智慧化。舉例來說,紡織業有很多作業流程都是人工作業,為了提高作業效率與人為疏失,儒鴻在資策會的協助下建立訂單匯入自動化系統,由電腦自動判讀訂單,並拋轉至各個系統,如此一來,訂單處理人員不必一筆一筆手動輸入,只要確認系統拋轉後的資訊是否正確,透過自動化大幅縮短作業時程,原本一張訂單的處理時間為48小時,如今只要2小時就可以處理完成。 除了作業流程自動化,對於製造業而言,生產流程的優化更是重中之重。王樹文舉例,在紡織染整過程中,還有個很大的挑戰是「一次對色」。從打樣到量產,或是在批次生產之間,往往會因設備、水質或染劑等的變化,在顏色的準確度上產生誤差,使得老師傅必須視色差狀況重染,如此一來,便會增加成本與工時。 但如果能提高一次對色的成功率,不僅能夠提升生產效率,成本也會有所降低,還能夠因此減少物料與資源浪費。為了讓染色一次就對色,儒鴻也攜手工研院利用AI來找出各製程中影響對色的關鍵因子,包括透過對設備參數、溫度、時間等大數據分析來提高對色率。 AI讓自動化更人性化 事實上對於紡織業而言,產業很早就開始懂得善用自動化與數位化工具來優化生產流程。像是在試色過程中使用分光儀計算與標準色的誤差值,此可用作配方的原始參考數據,或是利用自動馬克排版系統算出布料的最佳裁切版型。不過只做到自動化,還遠遠不夠,因此現階段儒鴻的重點,是將過去這些數位化工具與系統,透過AI的加值變得更加「人性化」,這樣才能更貼近使用需求,王樹文強調。 儒鴻也分享了幾個目前正在進行中的研發成果。舉例來說,成衣其中一關鍵技術「排馬克」,是利用2D的平面版型排出3D衣服所需的布料,排得越好就越省布。過去業界常使用自動馬克排版系統,但因版型沒有考量裁剪時的人體工學,雖然可最大化使用布料,但儒鴻發現,這樣反而會造成工廠裁版師傅的操作不便,利用率相當低。 因此儒鴻現在也進一步利用AI,透過分析系統排版與實際工廠排版的利用率,藉此找出布料使用率最高,且最能夠符合師傅作業習慣的剪裁排法。而這項創舉,也讓儒鴻成為業界少數率先使用AI來執行這項成衣關鍵技術的領頭羊。 而藉由儒鴻的成功經驗,王樹文也分享轉型過程中最重要的成功關鍵就是「務實」。他認為,智慧製造並非一定要「高大尚」,尤其台灣大部分的工廠年歲已久,當前工業4.0所勾勒的先進製造技術,卻不見得適合台灣製造業現況。因此他也建議企業可以就現有產線上可改善的問題著手,了解還有哪裡可以補強與調整,先看需求在哪,再看要導入哪些工具與技術。 因此,在儒鴻的智慧製造推動過程中,很多都是先從內部作業流程優化展開,像是訂單系統的優化,或是為完善生產數據的自動化蒐集而導入數位化量測工具,接者,再陸續進展到更高階的智慧化應用。因此接下來,AI也將成為儒鴻未來幾年的重頭戲,儒鴻也因此預計在明年正式成立AI專責小組,將負責未來企業內部的AI專案,藉由過去與專家合作經驗累積,逐步轉型成科技紡織公司。 SourceDIGITIMES

儒鴻入選為 FTSE Russell (富時羅素)編製之台灣永續指數成分股

台灣永續指數是以富時羅素(FTSE Russell)符合國際標準的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的評鑑模型,從上市公司中篩選出成分股。評鑑內容包含5類環境、5類社會及4類公司治理共14個主題,細部項目合計超過300項。 上市公司每年被評鑑一次,不同公司被研究的時間可能會不同。評鑑研究周期從每年4月至隔年2月,最終執行評鑑系統每年會於6月與12月進行定期審核。永續指數成分股除了符合ESG評鑑結果外,最近12個月的股東權益報酬率也要符合納入永續指數的標準才會入選。 富時羅素於6月9日公布最新的台灣永續指數成分股審核結果,並自6月19日收盤後生效。最新一次的半年度調整中,納入儒鴻並刪除TPK-KY、長榮、華航、中華、巨大、東聯等6檔。由原本71檔減少為66檔,包括44檔的台灣50成分股及21檔的中型100成分股,顯示台灣多數的大型企業除了企業獲利外,也同時兼顧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企業責任。 根據晨星(Morningstar)的資料顯示,2020年首季採用ESG為主要投資策略的基金共3200檔,淨流入457億美元,第二季繼續淨流入711億美元,較第一季成長72%,顯示ESG永續投資指數商品日漸獲得市場重視,而國內永續指數已陸續授權投資機構包括退休基金、ETF、共同基金等多項資產管理的應用,連結規模超過365億元,未來也將成為國內投資主流。 至於金管會將於8月底公布的綠色金融2.0及公司治理3.0,將更強化ESG的揭露。加上永續指數成分股和台灣50成分股重複性高,績效表現接近,且原始保證金和台灣50期貨來比相對便宜,因此可多加利用台灣期交所推出的永續指數期貨來進行交易。 Source Commercial Times website

儒鴻獲教育部體育署頒授 105 年運動企業認證

運動的風氣在臺灣越來越興盛,為鼓勵企業重視職工體育,並協助體育運動發展,教育部體育署今(105)年度推動運動企業認證,首屆辦理全臺已有50家企業獲得認證,10月12日(三)舉辦「運動企業認證授證典禮暨i運動論壇」公開授證,期待將這股運動風氣帶到更多企業中,讓國人更健康有活力。 推動體育運動 分享運動經驗 陳建仁副總統特別蒞臨授證典禮,親自將認證標章授予獲證企業,副總統表示,國民體能是國家競爭力之基石,健康的員工是企業發展之要件,而體育是教育最根本的核心之一,也是具有高價值、培養專業人才、提供就業機會的「產業」,更可以凝聚國人的認同感和榮譽感。政府將把體育運動當成國家重要戰略,期落實體育行政優化、鼓勵企業投資、國際賽事接軌、體育向下紮根與選手職涯照顧等五大策略,讓臺灣的體育,扎下深厚的基礎,透過運動讓人們保持健康、活力,減輕國家醫療和照顧的負擔。 為鼓勵職場人士透過運動提升自我競爭力,活動現場由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聶喬齡及前跆拳道國手陳怡安帶來專題演講,分享他們學術上的研究及自身運動經驗,並透過「i運動交流論壇」,由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總經理蔡怡穎主持,邀集教育部體育署署長何卓飛、陳怡安手工香皂負責人陳怡安、宏碁股份有限公司人資總監林弘道及玉山商業銀行人資總監王志成與談,暢談打造運動企業、提升員工健康的心法與經驗。 建構員工運動習慣 實現企業社會責任 體育署何卓飛署長表示,通過認證標章的企業遍及各個產業,企業規模從大型集團到中小企業都有,個別透過健走、登玉山、單車環島、舉辦企業運動會、發展運動社團、贊助運動賽事等方式建構企業運動文化,未來獲證企業將享有「運動企業VIP」的優惠待遇,在體育署辦理的各項運動活動中,皆享有優先受邀權,並且得在企業官網、臉書、活動宣傳品上運用標章,對於提升企業形象、招募優質員工皆有所助益。 體育署推動「運動企業認證標章」,目的在於鼓勵企業積極推動運動,建立員工規律運動習慣,實現關懷員工的「企業社會責任」,並且協同企業力量支持運動產業發展,彰顯企業的健康人力資源與品牌價值。展望未來,期待更多的企業投入「i運動」的行列,共同創造員工、企業、運動產業三贏的局面。 Source Ministry of Education website